• e
武夷山嘉年华客服中心
免费预订服务电话:e
散客拼团:  e  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  e
独立成团:  e  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  e
自驾车游:  e  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  e
商务会议:  e  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  e
酒店预订:  e  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  e
图文传真:  e
武夷山旅游游客意见回访 更多>>
  • 客户满意度:97.7619047619048%
  • 已有21人参与点评
  • 葛均江:满意度100%
  • 余经理,我是7.12日六个人一起旅游...
  • 吴春莲:满意度100%
  • 预订了3张印象大红袍的门票,客服很...
  • 魏火旺:满意度100%
  • 导游服务很好,酒店已还可以比别家...
  • 徐平:满意度100%
  • 武夷山风景绝佳,这次武夷山之旅很...
   旅游资讯
武夷山投入新旅游产品游客从走马观花变为深度体验
作者:     文章来源:网络     更新时间:2013/1/9 9:59:04    访问次数:1063

武夷山投入新旅游产品游客从走马观花变为深度体验

游客慢游大红袍茶文化旅游线路

武夷山投入新旅游产品游客从走马观花变为深度体验

游客在天游观赏云海

从“走马观花”到“深度体验”,对于武夷山旅游业来说,这个转变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尤为明显。随着岸上九曲、岩骨花香、绿野仙踪三条各具特色慢游道的推出,以及漫游卡、花街巡游、云河漂流等新旅游产品的投入,武夷山旅游业摆脱了“千城一面”的旅游同质化现象,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名片,让游客脚步越来越慢、驻留时间越来越长,旅游产业链不断拉长、深度游的“含金量”不断增加。

2013年的第一天,明媚的阳光洒向大地,为寒意渐浓的武夷山平添几许温暖。冬季是武夷山的旅游淡季,或许是天气晴朗的原因,在景区漫游道上仍不时可见穿着冲锋衣、踏着登山鞋的游客沿着山径缓缓慢游。来自上海的刘女士告诉记者:习惯了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后,很享受慵懒惬意的休养方式。武夷山的“慢”让人有一种特别留恋的感觉,因此她每年都会来好几次。

与刘女士一样,元旦期间许多来到武夷山的游客都有一种体会,那就是淡季的武夷山玩起来不“淡”。无论在慢游道上悠然游走,还是顺着九曲溪漂流,或者窝在咖啡馆、茶室内偷闲,自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慢游之趣。

据了解,元旦3天,武夷山共接待旅游者3.78万人次,旅游总收入6551.45万元。其中主景区接待游客2.19万人次,大安源景区接待游客0.23万人次。

慢旅游:体验细节管理

陈女士是一位山西旅客,她在武夷山已经驻足了整整两个多月。1日,一队来自泉州、福州的游客共8人跟着她的步伐在岩骨花香、绿野仙踪两条慢游道间转悠了一整天。陈女士说:“我们走的路其实不长,正常走只需两小时,之所以花那么多时间,是因为一路上能发现不同的景色,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惊喜,这样的体验让人非常享受。”

对于一个月爬六次天游峰的陈女士来说,一张“慢游卡”解决了她不少问题。过去,武夷山景区实行的是一票制,三日游门票加光观车票共需255元。因为景区面积太大,若不购买几天加交通的通票,很难徒步完成整个行程。如今,办理一张“慢游卡”只需500元,持卡人一年内可凭卡不限次数进入景区,可节约不少开支,令陈女士十分满意。

采访中记者了解到,近来武夷山还推出了一种“慢游”周卡,每张卡只需275元。元旦期间,一些自助游游客请了周一的假,使上周末与元旦小长假相连,足足在景区游玩了六天,这张卡为他们省下了不少钱。

  陈女士一行穿着冲锋衣、踏着登山鞋,从玉女峰游到虎啸岩,再从虎啸岩游到一线天,一路上轻装慢游、谈笑风生,累了就择一处不影响他人行走的地方休息,渴了就拧开矿泉水瓶盖开怀畅饮。中午时分,他们在地上铺起野餐布,尽情饕餮自带的美食,谈天说地,等待体力恢复。这种慢游虽无目的,但乐趣无穷。

一位资深驴友说,行走在武夷山景区,不用担心迷路。这里的路牌做得很全面,不论是前山还是后山,到处都是。有一次,他冒雨登山,想看看云雾里的天游。当走到一个被称为小九曲的地方时,没想到这个人迹罕至之处,也立着一面指示牌,它一面指向天游峰,一面指向狐狸洞,这样人性化的管理令他倍感惊讶。

这位驴友表示,慢游客喜欢爬一些还没完全开放的山,国内有一些景区会通过做标识,点出哪些地方可走,哪些地方有悬崖,但仍有不少景区没有这么做,任由驴友攀爬,这很容易出事。

近年来,武夷山在旅游设施方面的投入注重细节,颇具特色。时下,我国发展慢旅游还存在不少误区,特别是一些景区一提到发展旅游业,就单纯发展旅游产品。武夷山在发展旅游产品的同时,把重点放在产品升级上,注重从细节上建设旅游目的地,全方位改善环境和配套设施,这不仅拉近了与游客间的距离,而且强化了固有优势,使旅游品牌的个性更加鲜明。

慢生活:融入文化气息

元旦期间,武夷山度假区的花车巡游令厦门游客李小姐耳目一新。她说:“看过许多城市的嘉年华活动,其中不乏巡游场面,但武夷山的花车巡游给我的印象仍是全新的,这里秩序井然,不拥挤。”

武夷山自古就是一座道教名山,也是一座佛教名山,作为古代中原入闽的交通要道,儒释道三教文化和各种思想在这里水乳交融,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。事实上,对于许多游客来说,游武夷不仅是休闲,更是感受慢生活下的文化底蕴。

来自江苏的吴先生平时很少看张艺谋的戏,但对《印象大红袍》却情有独钟。1日晚,看过《印象大红袍》后,吴先生立即在武夷山三姑度假区花了200元淘了一款大红袍,准备带回家细品。吴先生的爱人笑着说:“我丈夫平时买菜爱为几毛钱计较,像这样不假思索地花钱还是第一次。”吴先生则说:“第一次见到这种山水实景演出,令我十分震撼。茶象征着武夷山,更蕴含着这里数千年的文化,我要把这个味道带回家。”

来武夷山品茶,是不少游客慢游武夷的目的之一。学茶、品茶、探索运茶古道,结交了朋友,懂得了分享,体会到茶农劳作的辛苦。在武夷山三姑度假区,几乎每个角落都充满了茶的元素,茶已成为当地人生活慢下来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发展慢旅游,没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难以想象。运用好文化,为发展旅游业服务,靠的不仅仅是模式嫁接,而是立足本地特色,使文化浸入城市、融入生活。近年来,通过政府宣传,市场引导,武夷山茶产业发展迅速,茶文化不断普及、推广,人们在领略茶文化的同时,茶哲学也揭开了武夷山悠久历史文化的神秘面纱,使这座城市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持续升华、历久弥新。

元旦期间,记者在走访中发现,不少游客已成为武夷山的回头客,他们喜欢茶、学茶文化,在茶馆品茶,走岩骨花香慢游道,骑自行车到下梅古镇探访万里茶路。其实,不论是花车巡游,还是茶道哲学,都要通过宁静和中庸来体现,是“增之一分则太长,减之一分则太短”的武夷韵味在诠释它们。

为把这种韵味尽致发挥,近年来,武夷山持续升级慢游产品,可泛舟品茶的云河漂流项目元旦期间正式推向市场;支持慢游转型的基础设施,如三姑度假区立面改造、武夷山大道升级改造等,令“回头客”们赞叹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。

慢城市:需更多人文气息

都说驴友的嗅觉是最灵敏的,这话不假。不久前,在武夷山度假区新开了一家FM513咖啡馆,元旦期间,不少初到此处的游客已轻车熟路,找上门来。据了解,像这样独具特色的咖啡馆正在武夷山慢慢兴起,在度假区的兰汤还形成了一个片区,驴友们比较熟悉的17号咖啡馆、山茶花等小店都坐落在那里。

发展慢旅游少不了个性化的人文环境。采访中,一位游客表达了他的观点:“咖啡馆等特色小店是培育人文环境的土壤。”诚然,记者看到,这些小店正吸引不少采风的艺术家、沙发客、慢游者光顾,大家都钟情这种环境,希望它们能够保存下来。这些咖啡馆、特色小店也确实放慢了游客的脚步。一些游客表示,他们在武夷山旅游最幸福的时光就是泡在咖啡馆里一整天,或静静看书,或与人聊天。

慢游必须通过慢城来实现。为此,武夷山正努力实现“三个转变”:即从自然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;从旅游景区向旅游城市转变;从以旅游产业为支柱向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转变。作为第二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,实现“三个转变”是武夷山创建旅游标准化城市的必备硬件和软件。采访中,一位游客告诉记者,游玩武夷山只有到景区才有特别悠闲的感觉,而在度假区除了茶叶店就是根雕店,商业气息盖过了生活气息,而特色咖啡馆、小旅店正好弥补了这种不足。

发展慢旅游,城市的居住功能是重要的承载体。如果失去了居住功能,将会沦落为旅游商业区或商业游憩区。武夷山已清楚认识到这一点。2012年,武夷山研究制定了旅游发展提档升级奖励扶持政策,鼓励引进品牌酒店专业管理团队,嫁接提升一批现有酒店经营管理水平;开展小型农家乐、小酒店联合评定工作,改变以往“里面欧洲、外面非洲”现象,让每个小酒店都做成有特色的主题酒店。

“在这里,我结交到了朋友,感受到了文化气息。”一位即将结束旅行的游客对记者说,这里契合了我的需求,希望下次再来时,慢生活嵌入的不仅是武夷山的景区,还有整座城市。(徐大崇/文 邱汝泉/摄)

上一篇 网购动车票将可自选座位 A、F代表靠窗座席
下一篇 武夷山近期推出四大优惠促销措施